为什么你的时间总在偷偷溜走?

netqing 早教中心 29

早上七点的闹钟响了第三遍,你摸着手机眯眼看工作群消息,突然发现昨晚23:58分领导发的文档还没改。地铁上刷着短视频抬头发现坐过站,深夜瘫在床上算账:今天说要读的书在床头吃了半个月灰,健身卡办了三个月只去了四次...别慌,我去年日历本上也是这样密密麻麻画满红叉。

一、时间宝宝不是闹钟

刚听说"时间宝宝"这词时,我也以为是手机里的计时器。直到看见同事小王用这个方法,三个月从普通文员升了项目组长。这家伙以前可是天天加班到十点的"老黄牛",现在准点下班居然还能做完所有活。

​重点来了:时间宝宝管理法有三大反常识设定​

  1. 每天强制保留2小时"发呆时间"
  2. 把手机充电器锁在办公室抽屉
  3. 在厕所贴满便利贴(别笑,真有讲究)

上周二亲眼见小王在茶水间掏出个巴掌大的线圈本,五分钟勾掉六项任务。他教我的独门秘籍是:把每天要处理的事写成小纸条塞进不同颜色信封,红色紧急件必须上午十点前处理完。你猜怎么着?上周三我试着这么干,硬是把积压三天的报销单全理清了。

二、碎片时间能吃出整块牛排

总有人说"等我有整段的时间再..."这话就跟"等我瘦了再买漂亮衣服"一样坑人。我表妹在幼儿园当老师,趁着孩子们午睡的二十分钟,用手机便签写完了一整篇教学论文。她那个绝招我现在还在用:​​把刷朋友圈的拇指运动改成录音备忘录​​,等车时突然想到的好点子马上录下来。

记得上个月部门要交年度报告吗?我就是用通勤时间在滴滴车上口述初稿,到公司直接用语音转文字功能整理。领导夸我这次报告"思路特别连贯",其实他都不知道这是拼凑了二十多段车内录音。

三、自问自答环节

Q:总有人找我怎么办?
A:备个"请勿打扰"的挂牌,关键时段挂脖子上,比说一百句"我在忙"都管用

Q:计划总被突发事件打乱?
A:在日程表里故意留三个"漏洞时段",专门用来处理急事

Q:总忘记重要事情?
A:在牙刷杯底贴提示便签,早上刷牙时保证能看到

上周五下午三点,我正在赶活动方案,隔壁工位的小张突然拿着文件来找我签字。要是以前肯定停下手头工作,现在学聪明了——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倒计时软件说:"等这个数字跳到25分就帮你处理。"结果他看我这么认真,反而帮我挡掉了后面三个来打扰的人。

四、这些坑千万别跳

刚开始用时间宝宝那周,我差点被自己定的规矩逼疯。比如规定自己每天必须看50页书,结果有天下班累成狗,硬撑着看到凌晨两点,第二天整个废掉。现在学乖了:​​弹性目标比死规矩管用十倍​​。要是某天特别忙,看5页也算完成目标。

还有个血泪教训:千万别在晚饭后安排重要工作。上个月连续三天晚上七点开视频会,结果每次开到九点都饿得胃疼,做的会议纪要错字连篇。现在我把重要会议全挪到上午茶时间,配着咖啡点心效率反而高。

小编观点:用了三个月时间宝宝管理法,最明显的变化是手机屏幕使用时间从日均8小时降到了3.7小时。昨天领导突然说要提前交季度报告,我居然能笑着应下来——因为知道抽屉里那叠彩色信封早就准备好了。要不你也试试今晚就把手机扔进衣柜充电?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