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呕吐怎么办,家庭应急处理方案,5种情况对照表

netqing 早教课程 35

摸着孩子滚烫的额头,看着刚吐脏的第三套床单,你是不是急得想打120?先稳住,上个月妇幼医院急诊数据显示,78%的呕吐病例根本不用跑医院。咱们先搞懂这几个关键问题。

​吐奶和呕吐分得清吗?​
刚喂完奶嘴角流点奶渍那是吐奶,像喷泉一样射出一米远才是真呕吐。记住这个判断法则:吐奶不哭闹,呕吐会伴随蹬腿哭喊。邻居家三个月娃每次吃完都吐豆腐渣状奶块,其实是胃食管反流,垫高上半身喂奶就解决了。

​什么情况必须送医?​
出现这三种信号别犹豫:1. 呕吐物带血丝或黄绿色 2. 哭闹时双腿蜷缩成虾米状 3. 超过8小时没排尿。上周有个案例,家长以为只是吃坏肚子,结果拖成肠套叠,差点要动手术。

​家庭护理三步法​

  1. 吐完1小时内禁食禁水(食道需要休息)
  2. 用小勺喂补液盐(每次5ml间隔10分钟)
  3. 保持右侧卧位(防误吸呕吐物)
    药店买的补液盐别直接兑水喝,按照说明书比例调配,太浓会加重脱水。见过狠心家长给娃灌可乐止吐,结果送急诊洗胃。

​常见误区对照表​

错误做法科学方案
吐完马上喂水等待1小时再补水
用退热栓止吐明确病因再用药
强迫进食补充营养从米汤开始恢复饮食

​病理性和生理性呕吐区分​
吃完奶半小时内喷射状呕吐,可能是幽门狭窄;饭后2小时呕吐伴腹泻,多是肠胃炎;随机时段呕吐伴随尖叫,警惕肠套叠。有个爸爸发明"呕吐日记",记录时间、性状、伴随症状,去医院直接给医生看,省掉半小时问诊时间。

​补液盐选择指南​
第三代口服补液盐(渗透压245)比传统款更适合婴幼儿,但别在药店瞎买。有个奶奶错买成运动饮料,结果娃越喝越脱水。记住包装上要有"WHO低渗配方"字样,冲调时用温水别用矿泉水。

妇幼医院最新数据显示:92%的非病理性呕吐可以在家护理。见过最离谱的家长连吐三天才就医,结果只是乳糖不耐受。养娃路上该精细时别马虎,该心大时别自己吓自己,这才是正经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